•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




  • 新闻中心NEWS
    所在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    行业新闻

    中医药大学校长:喜脉确有其事但只把脉不可能准确

    发布时间:2014-10-27 15:20:28 阅读1302次

    10月24日讯 近日 ,关于“把脉能不能验孕”的讨论在网上颇为激烈 。先是微博网友@烧伤超人阿宝发起脉诊验孕的公开挑战,后有成都老中医吕即来高调参战又停战 ,理由是“压力太大”。

      昨日,成都中医药大学举行了首届中医药发展战略高峰论坛。论坛现场 ,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梁繁荣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采访 。他表示,中医诊断需要“望闻问切”四诊合参 ,单一的“把脉验孕”不可能准确 。

      一手捋捋胡须,一手细细切脉 ,末了一句“娘娘有喜了” ,似乎是古装影视剧的经典桥段。把脉真有这么神吗 ?梁繁荣校长告诉记者 ,“喜脉”确有其事,但是除了切脉 ,必须配合望、闻、问 ,四诊合参才是完整的中医诊断方式,单用任一方式 ,都可能形成误判。

      “古时候国内没有西医,都是通过中医诊断来判断怀孕”,通过观察孕妇的精神 、气色等;闻其气味 ;问其生活方式、身体反应,如经期 、大小便等,配以切脉才能判断是否“有喜” 。

      脉象是中医学的一门基础,绝非网上传的“伪科学”。梁繁荣称 ,切脉可追溯到《内经》 ,在扁鹊时期已经被重视 。中医28脉是基础,就像英文字母,其各种组合即为不同症状的脉象 。李时珍曾著《濒湖脉学》,梳理了各种脉象 ,以及其对应的病状,“通常老中医都会把这些背得滚瓜烂熟” 。而如今的中医学科的学生们  ,也会上这门专业课,将其作为中医基础。

      当然,他也直言当代中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。“望闻问切”都是数千年的积累,是中医的理论 ,但是弊端在于不够量化。“可能不同人切脉切出不同的结果”,因为你很有可能对于一些微小的反应没能充分感知,但这就可能造成误判 。他认为,如何客观化、量化这“四诊” ,是当代中医正在努力突破的瓶颈。

    QUICK快速导航
    MEMBER 会员



  • XML地图